- Home
- About us
- News & resources
- Celebrating the legacy of Singapore's Chinese newspaper industry
Celebrating the legacy of Singapore's Chinese newspaper industry
Arts & Heritage
28 May 2016
Speech by Ms Grace Fu, Minister for Culture, Community and Youth at the launch of '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in Singapore' special exhibition
尊敬的晚晴园董事局主席吴学光先生:
各位尊敬的先生们,女士们:
各位前辈们:
大家下午好!
今天非常高兴能再次来到晚晴园,主持特别展览《无限江山笔底收: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》的开幕仪式,和大家一同探索新加坡中文报业的发展历史,以及华人先驱们为新加坡文化与经济所作出的贡献。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,也感谢晚晴园给我这样的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。
这场特展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。我们家有两代的长辈,都是从事新闻工作。祖父在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当过主编,父亲也当过记者,一生事业与新闻报业密不可分。所以,今天我也带了多一份的期待,和大家一起参观今天的特展。
报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现代社会瞬息万变,但报刊提供新资讯,传播新知识,让我们不用走出家门,也能知道世界另外一边发生的事情。我们现在能够通过不同的管道,例如从手机、网络、电视和广播获取新闻资讯。但在早期的新加坡,华文报刊可说是少数,甚至是海外华人唯一的信息来源。
这次的特展,就带我们走入历史长廊,追溯新加坡中文报业早期的发展,以及其对中国和海外华人的巨大影响。展览中可以看到华文报刊从晚清传达朝廷要闻的官报,演变为民众抒发观点的民报。当时的华文报刊作为探讨社会课题的重要平台,着实推动了中国与海外华人社会的进化。大家也许知道,新加坡早期华人社会因为血缘的关系,和中国有深厚的文化交流,在中国的辛亥革命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今天所在的晚晴园,就见证了“中国革命之父”孙中山先生多次南来新加坡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。当时许多从中国南来的文化界人士,包括了我的祖父,在新加坡通过华文报刊,让新的思想得到了大放异彩的机会。
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的兴盛,不仅激发了社会的进步,也滋养了本地的文化发展。早期的华文报刊维系海外华人和故乡之间的联系,提升华侨的语文水平,并传播新颖的内容和思想,丰富华社的文化生活。随着新加坡经历建国与发展,华文报刊在多元文化的交融影响下,促成了本地独特华人文化的形成。
今时今日, 新加坡的华文媒体作为早期华文报刊的继承者,需要挑起重任,持续为本地民众提供富有本地特色的内容,打造新加坡的文化产业,对建立国家共同意识,做出贡献。我也希望晚晴园能继续推陈出新,让更多人能了解与欣赏新加坡华族文化,并吸引年轻一代认识以及参与本地文化的推广。这次的特展中,就有中正中学的学生导览员,从年轻人的角度,向访客们分享华社先驱的故事。
特展《无限江山笔底收: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》不仅讲述了本地华文报刊的发展历史,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新加坡早期报业先驱在动荡不安的时代,为了创造更好的社会,改善民众的生活而作出的许多贡献。我希望大家能学习先驱们坚忍不拔、勇于创新、以及为社会服务的精神,继续携手为新加坡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。
最后, 非常荣幸地在此宣布,特展正式开幕。 谢谢!